党中央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
- 编辑:admin -党中央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
深秋,西安交通大学新校区所在的陕西省西咸新区中国西部科创港树叶缤纷。校园周围是大学催生的科学研究、创新理念和高科技企业。架起“象牙塔”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畅通科技教育人才互动。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齐心协力育人,让实用科技成果芬芳,人才得到充分发展。校园西侧一栋银白色建筑内,刚刚入驻的南瑞集团科研人员正在与西安交通大学专家穆拉会面,讨论项目事宜。 2021年8月,双方共同成立南瑞集团-西安交通大学市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打造校校合作创新平台,在新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积极支持新能源发电等重点领域组建联合研究团队,深入开展技术探索、人才培养、平台开发。作为需求单位,南瑞集团扮演了“提议者”和“实施者”的双重角色,通过“揭榜、培育”的方式确定了联合调研组。西安交通大学承担起“技术创新、技术突破、转化支撑”的责任,逐步将高校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研究过程、产品开发过程融为一体,实现双赢。在南瑞集团-西安交通大学新动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开展联合研发工作。 。相反,它允许公司整合与学校合作,将技能传授到课堂,并使技术适应市场。不仅产生了一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而且造就了一批多学科交叉、引领新型电力系统方向的高水平科技团队。西安交通大学立足具体实际,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探索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据了解,2021年以来,学校已与248家龙头企业签订联合研究院(中心)协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100余项,转型设立科技型企业共276家,总估值近130亿元。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表示,学校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确定发展重点,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机制改革,加大力度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的“最后一公里”。南瑞集团-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动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坐落于中国西部科创港。新华社记者 肖晓 摄 中共二十届中央四次全会提出,加强原始创新和基础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坚持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引领新生产力发展,陕西在探索科技强国新路径上稳步前进科技成果信息。秦岭脚下,陕西光电领先研究院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洁净车间里仔细监测数据变化。作为陕西省光子产业链的“链主单位”,光电领先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等单位于2015年组建。 10年来,光电领先研究院已为省内外100多家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试点服务,帮助众多光电行业创新团队从技术试验者向行业领跑者转变。据了解,由光电领先研究院投资建设的“8英寸先进硅光子集成技术创新平台”日前上线。这也是第一个硅磷西北地区滋补品试点线。这将成为陕西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的重要支点,为陕西省光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创新光子技术的源头,我们将启动陕西光子技术实验室建设,聚集100多家会员单位,力争两年内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助力陕西光子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中科院西安光机械研究所副所长付玉玺告诉记者,该实验室致力于实现科研、产业、金融、国际资源的深度协同,推动更多高科技技术转化。聚焦现实生产力,帮助产业从“链条集群”走向“提质集群”。(郑鑫,G)吴一平,陈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