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心| “铁杆”老人“粉丝圈”背后,银
- 编辑:admin -中国经济信心| “铁杆”老人“粉丝圈”背后,银
“90后纪律美少女”凭借#高能自律日登上热搜,吸引无数“90后”点赞和更新; “65岁的体育生”每天坚持力量训练,过着连年轻人都羡慕的生活……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毛博主”用积极的态度,清晰地展现出“人生最美阳光”的独特风格。
用老人的“硬核”实力为年轻人吸引粉丝,不仅体现了时代的美好变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新兴的银色经济。重阳节的到来引发人们思考:人口老龄化会给未来社会带来什么?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从餐桌到客厅的一些适合年龄的改变,让老年生活变得更有尊严。到2024年底,养老机构数量和数量全国设施达到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护理床位比例由2020年的48%提高到65.7%;改造家庭224万户,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点、老年友好社区2990个示范点、餐饮站8.6万个。每天有超过300万老年人在高级餐厅就餐。老年津贴、困难老人服务补贴、失能老人照护补贴等不同类型补贴,让4945万老年人受益……人民经济保障愈加深厚,让更多老年人的幸福有了“靠山”。
当“安然晚年”实现后,“幸福晚年”的期盼也越来越多。当银色列车在途中洒下欢乐与欢笑,当“居住+养生”成为市场新趋势,当老群体探索“诗与远方”的过程中,潜力巨大发展银色经济。
与人们对老人照顾孙子、照顾自己的传统印象不同,如今的许多“硬核”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更加活跃于社会,与时俱进。很多老年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时尚娱乐;他们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从与朋友闲逛“考察”母亲的壮丽山河,到上大学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他们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给相关产业和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为银色经济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
从健康监测、护理设备到养老机器人,银发经济不断爆发创新创意活力,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需求,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幸福维度。银色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养老服务从“能用”到“好不好”升级,满足老年人从“生存”到“发展”的社会需求,还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新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场景。
老年人的“硬核”力量还体现在他们对社会的持续贡献。在很多公共场所,你都可以看到老年志愿者忙碌、奉献的身影。经验丰富的前辈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志愿者服务信息系统登记的老年志愿者人数达5358万人,累计服务时长16.4亿小时。他们不是甘于暮年,而是愿意获得“满足”服务社会、创造价值,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贡献“银色力量”。
别忘了晚上看桑树,天空依然布满云彩。中华民族有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发展银色经济,提高老年人福祉,实现老年人的关爱感、满足感、成就感,不仅体现了全社会对3亿多老年人的整体关怀,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远战略举措。这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奇葩诗篇中最好的银色篇章。
(文丨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