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托幼机构要重视诺如病毒感染高峰期的日

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属于传染病范畴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峰期是10月至次年3月。学校、托儿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最容易发生的场所。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为12至72小时,通常为24至48小时。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发烧、腹痛和腹泻。有些患者会出现头痛、震颤和肌肉疼痛。儿童主要表现为呕吐,而成人则常表现为腹泻。粪便中充满了水或水。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它通常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飞沫等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该病具有自限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大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较轻,不需要治疗。休息2至3天后即可恢复。可以给予糖浆或口服补液盐来补充因呕吐和腹泻而消耗的水。婴儿、幼儿、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人,如出现频繁呕吐、腹泻等脱水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诊。 如何进行日常事务并控制日托机构和学校 托儿机构和学校是诺如病毒感染最容易发生的场所。做好日常防控措施是减少聚集性疫情或疫情暴发的重要途径。 一是快速发现案件并规范管理。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做好学生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检测登记n 并核对报名原因和核对因病原因。当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鼓励立即就医并隔离治疗。发现病例异常增加的,立即向有关疾控机构和有关行政部门报告。 二是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管理。提供安全饮用水,妥善管理饮用水,排查饮用水供应管网破损、渗漏情况,定期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开展水质检测,确保供水安全。管理原料和加工环节,注意生熟分开,煮透。 三是加强厨房工作人员、保育员等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托儿机构和学校应监督影响厨房工人和儿童保育人员的健康状况。当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传染性肠道疾病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工作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班。在准备食物和餐饮时戴上口罩并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 四是环境清洁消毒。定期对校园/公园公共区域(如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卫生间等)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对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踏板、水龙头、卫生间按钮、电梯按钮、床栏杆等)进行清洁消毒。 五是科学规范处理呕吐物。病例中发现的呕吐物和粪便应由接受过标准培训的人员按照相关操作指南进行处理。关注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以及被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的日常饮料,用水等消毒。 六是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信”等多种方式和平台开展诺如病毒防控知识传播,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的良好卫生习惯。 个人和家庭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首先是保持手部卫生。饭前、如厕后、加工食物前,必须按照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水至少洗手20秒。但需要注意的是,含酒精的湿巾和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二是要注意食物、饮水的清洁。不喝生水,不洗蔬菜水果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牡蛎和其他贝类,然后食用。 第三,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感染诺如病毒的人从患病时起至康复后 3 天应尽可能隔离。患者应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尽量不要与其他健康的家庭成员接触,分开吃饭、睡觉,尤其不要做饭、照顾老人和小孩。 四是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经常开窗通风。被病人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必须用含氯制剂消毒。清洁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品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第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的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