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主要使用“中国种子”。通过“硬核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记者11月13日获悉,我国启动2021年产业再生行动以来,种子资源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农作物自主选种比例达95%以上,畜禽、水产品国产资源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80%、85%。国家开展振兴运动以来,种质资源基础加快推进,全国农业资源情况得到普遍了解,建成农作物、畜禽、海洋渔业三个国家种质库。蒙古包资源开发计划种质资源全面启动,已成功创制105个优质玉米种质资源。包括 13 种动物的分子 ID 卡构建g猪、牛、羊,实现畜禽资源高效分析。我国种业已进入世界领先科技领域,多项重大类型技术也取得突破。选育了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粮食、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中国工程院院士白连阳表示:“全国水稻优质品种比例在55%左右,应该说是跃升了很多,比2020年高了近10个百分点。我们正在研究更高智能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和融合,使其更加高效、更高价值。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种业基地的种子供应能力得到显着改善。以甘肃玉米、四川水稻、黑龙江大豆、海南南化4个国家级良种基地和生产基地为核心,216个县的农作物良种基地、333个畜禽主繁场、95个水产品原种场为骨干的良种繁育“国家队”提供了形式。目前,国家种业基地种子供应保障率已达80%,较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中国粮”主要使用“中国种子”。